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Slic3r 使用教學


Slic3r 是目前廣為使用的轉換軟體,用來把 stl 格式的 3D 模型檔案,轉換成 3D 印表機使用的 G-code 檔案。進行轉換之前,有許多參數需要校正、調整,才能讓 3D 列印順利進行。

改用Expert模式




3D列印機設定

Bed size: 工作平台的大小,這個設定只用來調整預覽圖的繪製。
Print center: 工作平台的中央位置。這個比較重要,一定要設對。3D模型在工作平台上的位置,會以這個點為中心。
Z offset: Z軸高度微調。建議維持零就好。Z軸的高度需要直接在印表機機構上做仔細的調校。

韌體

G-code flavor: 控制板使用 Marlin 韌體的話,請選擇 RepRap
Use relative E distances: 如果控制板的擠出機,使用絕對位置的位置表示方法,請勾選這個項目。 Marlin 用戶不要勾選。

Extruders: 擠出頭數量

Vibration limit: 震動限制。在某些列印行程中,擠出頭會來回擺動。當擺動頻率過高,會產生震動,可能會造成機器嚴重搖晃,甚至掉落到地面。如果發現機器有劇烈震動,可以考慮在這邊限制擠出頭來回擺動的頻率。



自定 G-code

可以在列印前/後加入自訂的G-code。這邊建議使用預設值就好。

擠出頭設定

Nozzle diameter: 擠出孔直徑。(層高設定若大於擠出孔孔徑,將會導致切片失敗。)

Position(for multi-extruder printers) 多擠出頭需要設定擠出頭離擠出機構中心位置的偏移距離。

Extruder offset: 擠出頭離擠出機構中心位置的偏移距離。

Retraction

回抽。當擠出頭要結束一條線段的時候,要將塑料用相當的速度抽回,讓擠出的塑料跟留在擠出頭內的塑料斷開,避免抽絲的現象。

Length: 回抽的距離

Lift Z: 抬高Z軸,幫助斷料。也可以減少擠出頭移動時和工件碰撞的機會。

Speed: 回抽的速度。

Extra length on restart: 當重新進料的時候,擠出機 會將抽回的塑料預先擠回。但是有時候仍然沒辦法保證擠出頭可以在新線段的一開頭就正常擠出塑料。Extra length 可以幫助校正擠出頭,讓他在線段的最開頭就擠出塑料。建議在發現無法及時出料的時候再回頭校正這個參數。過長的 Extra length 會使線段的開頭擠出過多的塑料。

Minimum travel after retraction: 當上一個線段的結束點距離下一個線段的結束點,不到這個距離的時候,不會執行回抽。建議用預設值就好。

Retraction on layer change: 當結束一層的列印後,執行回抽。建議開啟。

Retraction when tool is disabled

當擠出機被關閉之前,進行回抽。這個動作可以避免塑料在喉管內長時間停留,受到加熱而膨脹,阻礙下一次工作的進行。

Length: 回抽長度。

Extra length on restart: 
回抽後再重新擠料時,理論上只要擠跟回抽相同的距離,塑料就應該被推回到回抽前的位置。但是實際上塑料會有點來不及就定位,造成列印線段的最開頭處沒有塑料。像下圖中轉角處塑料空缺的狀況。Extra length on restart會在重新擠料之前額外擠出一些塑料,填補這來不及就定位的塑料空缺。




儲存"印表機設定"

可以存多台不同印表機的設定。這樣在為不同印表機做切片時,就可以直接選用個別印表機的設定,不必逐細項進行修改。



塑料特性設定


Filament

Diameter: 塑料線的直徑。目前有兩種規格:3mm 跟 1.75mm。
Extrusion multiplier: 買來的塑料線,規格雖然固定寫1.75或是3mm,可是實際上會有些誤差。這個參數可以幫助軟體校正真實的進料量。請測量實際的線徑,然後以標訂的線徑除以實際得線徑,計算這個參數得值。(例如測得線徑 1.62mm , 則實際要填入的值為 1.75/1.62=1.08 。)

Temperature 溫度

Extruder: 擠出頭加熱頭溫度

  • First layer: 擠出第一層時使用的溫度,PLA建議用190度。第一層希望能夠跟工作檯有較好的貼合,所以用較高的溫度,塑料更軟,緊密貼合工作台。
  • Other layer: 期他曾使用的溫度,PLA建議用175度。其他層不要用太高的溫度,以免擠出後剛性不足,發生下垂、變形等等問題。
Bad: 工作臺溫度
  • First layer: 擠出第一層時使用的溫度。
  • Other layer: 期他曾使用的溫度。

Cooling 冷卻

編按:塑料離開擠出頭後,會開始冷卻。冷卻的過程中有兩件事情會發生。塑料會變硬,這是我們樂見的。其二是會收縮,這很困擾,會造成工件變型。冷卻的速度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太快、太慢都會有不同結果。環境溫度也會對冷卻的過程造成影響,可能有開冷氣時結果理想,沒開冷氣,就發生列印失敗...
這部分有待大家各自摸索。


如果一層的列印時間少於30秒,風扇會以100%的功率運作,而且擠出頭的移動速度,會按比例降低,盡量讓一層的列印時間至少有三十秒。但是擠出頭的移動速度,最低不會低於每秒10mm。
如果整層的列印時間高於30秒,但是低於60秒,風扇會按比例,在100%到35%的功率之間工作。
此外,風扇將被關閉。

編按:Sanguinololu硬體並不支援風扇的開關、功率PWM控制。

Fan Settings 風扇設定

Fan Speed: 最小與最大的風扇功率百分比。
Bridges fan speed: 當擠出頭進行搭橋工做的時候,風扇功率百分比。
Disable fan for the first n layers 列印的前n層時,不要啟動風扇。
Keep fan always on: 永遠不關閉風扇。

Cooling thresholds 啟動降溫的條件設定

Enable fan if layer print time below n approximate seconds 當估計該層列印需要的時間低於 n 秒的話,則啟動風扇。

Slow down if layer print time is below n approximate seconds 當估計該層列印需要的時間低於 n 秒的話,則減慢列印的速度。

Min print speed: 嘗試著減慢列印速度實,最低列印速度不可低於這個設定值。


Print Settings 列印設定

Layers and Perimeters 切片、圓周設定

Layer height

Layer height: 切片每一層的高度。一般大家在討論3D印表機的解析度時,指的就是這個設定。每層的高度越薄,模型會跟著越精細;但是需要花的時間也相對增加。目前筆者大多使用0.2mm的設定。(層高設定若大於擠出孔孔徑,將會導致切片失敗。)

First layer height: 第一層的厚度。第一層繪製的時候,容易受到擠出頭與工作平台之間距離誤差的影響。距離過遠,會造成塑料無法附著在平台;距離過近,會使塑料被擠壓,造成線寬太寬。第一層的厚度稍微厚一點,可以增加這個誤差的容忍度,但是仍然有其極限。當第一層繪製不理想時,還是回頭校正工作平台的平整度、Z軸零點位置,才是正解。

Vertical shells 垂直殼面

Perimeters(Minimum): 繪製模型外緣的圈數。
Randomize starting points: 外緣的起始點,以亂數決定。
Generate extra perimeters when needed: 當模型殼面過於傾斜時,增加外緣圈數,以防止模型表面出現破洞

Horizontal shells 水平殼面

Solid layers: 模型頂面跟底面的厚度,單位是"層"。

Advanced

Avoid crossing perimeters:
External perimeters first: 從最外圈開始列印
Spiral vase: 螺旋花瓶。除了底部填滿的幾層,依照一般方式列印之外,其他的部分將會以一條線,循著模型的殼面從底下往上一筆畫完。


Infill 內部填充

Infill

Fill density: 內部填充的密度,1是指完全填滿,0是完全不填。一般使用0.2~0.4。
Fill pattern: 內部填充的型態,有七種可供選擇。
Top/bottom fill pattern:頂面、底面填滿時使用的型態。有五種可以選擇。

Advanced

Infill every n layers: 每n層才做一次填充。一般每一層都做填充,效果會比較好。
Only infill where needed: 只填充頂面需要支架的區域。
Solid infill every n layers: 內部填充,每n層就做一層完全填滿。可以增加強度,但非必要。
Fill angel: 填充圖型旋轉的角度。
Solid infill threshold area: 當切面面積小於這個值的時候,強迫以全滿的方式進行填充。
Only retract when crossing perimeters: 當填充的線段需要跨過模型周圍時,才進行回抽。
Infill before perimeters: 每一層,先進行填充,再畫外緣。


Speed

Speed for print moves

Perimeters: 畫外緣的速度
Small perimeters: 當外緣長度小於6.5mm時,以這個速度繪製。
External Perimeters: 最外緣的速度。預設是外緣速度的70%。
Infill: 繪製填充時的速度。
Solid infill: 繪製內部填滿時的速度。
Top solid infill: 繪製頂面填充時的速度。
Support material: 繪製支架時的速度。
Bridges: 搭橋時的速度。(當線段底下沒有支撐物時)
Gap fill: 當外緣之間距離很小的時候,會以ZigZag的方式填滿。如果速度過快,會造成機器具烈震動。所以要以較低的速度進行繪製。

Speed for non-print moves

Travel: 當擠出頭沒有擠料時移動的速度。

Modifiers

First layer speed: 第一層的速度。第一層需要很精準得貼平在工作平台上,需要比較慢的速度來確保繪製成功。

Acceleration control 加速度控制

建議將加速度的控制留給印表機控制板的韌體來決定,這邊都填0就好。
Perimeters:
Infill:
Bridge:
Default:

Skirt and brim

Skirt

Skirt是指在正式開始列印模型之前,先在模型的外圍預先繪製線條。這線條可以預防擠出頭在剛開始工作時沒有馬上開始正常吐絲,也可以用來觀察擠出頭跟工作平台之間的距離,是否有太大的誤差、工作平台是否保值水平。

Loops: Skirt的圈數。
Distance from object: Skirt要離模型底面多遠。
Skirt height n layers: Skirt要繪製幾層。一般都只需要一層。
Minimum extrusion length: Skirt至少要繪製多長。

Brim

Brim width:

Support material

Support material

Generate support material:
Overhang threshold:
Enforce support for the first n layers:

Raft

Raft layers:

Options for support material and raft

Pattern:
Pattern spacing:
Pattern angle:
Interface layers:
Interface pattern spacing:

Notes



Output options

Sequential printing

Complete individual objects:
Extruder clearance:

Output file

Verbose G-code:
Output file name format:

Post-processing scripts

Multiple Extruders

Extruders

Perimeter extruder:
Infill extruder:
Support material extruder:

Advanced

Extrusion width

擠出線條的寬度。這是個很重要的設定,對列印品質有很重要的影響。設定得太小,有機會讓擠出的塑料沒有黏貼到底下的那一層。建議設成"擠出孔直徑"的 1~1.3倍。不要用"層高"當作參考依據。

Default extrusion width:
First layer:
Perimeters:
Infill:
Solid infill:
Top solid infill:
support material:

Flow

Bridge flow ratio: 在"搭橋"的時候,稍微減少擠出量,有助於減少絲線下垂的問題。設定值低於1,會依設定值減少搭橋時的擠出量。

Other

Threads: 用幾個CPU核心進行切片運算。
Resolution: 進行切片之前,降低模型的解析度以減少切片需要的運算量。0代表不降低解析度。














17 則留言:

  1. 求沒翻譯地方解析。。。。。

    回覆刪除
  2. 您好 請問可以幫我印小零件嗎?

    回覆刪除
  3. 請問支撐架要怎麼設定???

    回覆刪除
  4. 請問Fill angel填充圖型旋轉的角度是什麽意思?
    繪製速度mm/s是線速度還是層厚速度?

    回覆刪除
    回覆
    1. Fill pattern 可以設定填充的圖形要用哪種圖形。Fill angel 可以水平旋轉填充的圖形。
      繪製速度當然是指線速度。

      刪除
  5. 請問我想弄實心正方形, 我設定Fill density:1, Fill pattern: octagramspiral, 但是中間及底面還是網狀, 怎樣設定才能打印實心?

    回覆刪除
    回覆
    1. 試試 Print Settings -> Advanced -> Solid infill every: n
      這個設定是說每n層就列印一層實心的infill
      如果n設定成1,就會每一層都實心填滿了。

      刪除
    2. 已經設定Solid infill every: 1了, 但依然中間部份呈網狀

      刪除
  6. 請問一下Slic3r要怎樣才有辦法轉向啊?Slic3r好像只有版法轉X軸的樣子!?因為我的圖檔擺進去原本座標設定是平的,但是一擺進去就變成立來的狀況

    回覆刪除
  7. 我有一個疑問就是阿...請問版主大有用Repetier-Host搭配Slic3r切片嗎?因為我在Slic3r沒把辦法把圖檔轉向所以改用Repetier-Host轉完方向後用它內建和Slic3r整合的功能去切片...但是都沒有SUP出來...請問大概是哪邊有問題?我目前的Slic3r設定是
    Support material
    Generate support material:有勾
    Overhang threshold:90度
    Enforce support for the first n layers:設1ft
    Raft layers:1
    Options for support material and raft:
    Pattern:我選HONEYCOMB
    Pattern spacing:我設1.2mm
    Pattern angle:我設0度
    Interface layers:我設3
    Interface pattern spacing: 我設1.2mm
    Don't support bridges: 沒勾

    回覆刪除
    回覆
    1. Overhang threshold:90度
      這個改小於90度 試看看

      刪除
  8. 您好,我用win8系統改完參數都無法存檔。會直接變回預設參數。

    這問題有辦法解決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樣回答也許你會不高興,不過我的答案是:請安裝win7。

      刪除
  9. 請問使用『Slic3r 1.25版』會莫名跳掉嗎?(整個程式被關閉),我試過win7-32/64與XP都會如此,有辦法解決嗎? 謝謝您^^

    回覆刪除
  10. 我的經驗是 穩定度 Win7 優於 Win8

    回覆刪除